中國襌宗-曹洞宗流派略探

释瑞法

佛教於两汉之际傳入中國,与中国本土的文化,习俗,宗教交融汇合,成为别 具特色的中国佛教。发展到隋唐朝时期,逐步形成了三论宗,唯识宗,华严宗,天台 宗,禅宗,净土宗,律宗,密宗,倶舍宗,成实宗十大宗派, 史称中国佛教的黄金 时代。后有唐武宗灭佛,焚经毁寺,僧尼被逼迫返俗,佛教受到重创。许多宗派亦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唯有禅宗因其传教与修行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教派,影响不 大,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,一直到今天,世界各地的佛弟子大多数都是禅宗 各派的子孙。禅宗后来发展成临济宗,曹洞宗,云门宗,法眼宗,沩仰宗五家,再 加上黄龙派和杨岐派, 称“五家七宗”。本文就曹洞宗的流传作一简略的探讨。

禅宗在中国的形成

在中国禅宗传承的历史中,以菩提达摩为初祖,继其法者为二祖慧可,三祖僧 璨,四祖道信,五祖弘忍,六祖慧能。慧能以后禅宗大兴,之后成立的五家七宗, 成为真正的中国禅宗。

在五祖弘忍门下,弟子众多,其中以神秀,慧能二人最为优秀,当时神秀及其 法系很盛,但为时不久,后继者断绝。唯慧能一系保留兴盛,慧能门下弟子也不 少,著名的有青原行思,南嶽怀让,永嘉玄觉,荷泽神会,南阳慧忠等人,其中青 原,南嶽两系法脉永久續存。青原系下之后有石头希迁,药山惟俨,云岩昙晟,洞 山良价而承继,其法系称为曹洞宗。石头希迁之下又有天皇道悟,龍坛崇信,德山 宣鑑,雪峰义存,云门文偃承继,此法系称为云门宗。又由雪峰义存下有玄沙师 备,罗汉桂琛,法眼文益存续,此法系称为法眼宗。而承受南嶽怀让之后有马祖道 一,百丈怀海,沩山灵祐而承续,此法系称为沩仰宗。又从百丈怀海之下,有黄檗 希运,临济义玄,其法系为临济宗。这五个宗派又称为五家。再加上由临济宗分出 黄龙派和杨岐派,合称为七宗(《中國襌宗思想史体系》p3)。这七家宗派法脉至今 兴盛不衰的只有青原系的曹洞宗和南嶽系临济宗。

青原系源流

青原行思禅师:(671-738)俗姓刘,今江西安福县严田乡坛洲村人,系汉长沙 王后裔,11岁时便出家当了和尚,几年后的一天,他云遊到了青原山安隐峰下,见 这里山环水绕,气象非凡,便认定此地为佛家修行的佳境,于是他默想他日苦修圆 满,定将把青原山辟为佛门圣地。离开时,他随手拔了一根荆条倒插在土里,其地 相当于今净居寺大殿右侧,心中默念“此地若为灵地,其树当活”。 后来,这枝倒插 荆条竟然成活了,并成长起来,一直长到20世纪60年代“文化大革命”时被毁,其时 荆树直径足有60厘米。(《净居禅寺》)。

公元697年,行思禅师慕名前往岭南韶关曹溪宝林寺(即南华寺)礼六祖慧能 大师为师。一日,行思禅师向六祖请教禅机,问道:“当何所务,即不落阶级?”六 祖反问行思:“汝曾作什么来?”行思禅师回答说:“圣谛亦不为”!六祖接着问:“落 何阶级” ? 行思禅师答说:“圣谛尚不为,何阶级之有?” 通过这段对话,六祖慧能便 知行思对禅法的领悟有着高深的境界,因此,深被器重。行思作为六祖慧能众多弟 子中的首座弟子,侍奉六祖达15年之久,潜心修炼,一心参悟。有一天,76岁的六 祖慧能,预知自己人寿将终,功行圆满。于是,把行思禅师召到座前对他说:“从上 衣法双行,师资递授,衣以表信,法乃印心,吾今得人,何患不信,吾受衣以来, 遭此多难,况乎后代,争竟必多。衣即留镇山门,汝当分化一方,令无断绝。” (《净居禅寺》p19.

行思得到六祖的印可和传法后,于唐玄宗开元二年(714)回到故乡吉州(今 江西吉安市),在青原山看到当年倒插的小荆条树不仅活了,而且十多年来居然长 得枝叶繁茂,心中断定此地必有佛缘灵气,于是在青原山安隐寺驻锡,开堂说法, 招纳徒众,他恪守“不立文字”的祖训,弘扬顿悟法门,宗风大振,天下来参访者甚 众。其中石头希迁继承法脉,得付心印。

石头希迁和尚(700-790)端州(今广东肇庆)高要陈氏子,幼而聪慧,成年 后,然诺自许,而乡民多畏惧鬼神,于是建祠,且用杀牛来祭祀鬼神,师曾数次毁 祠夺牛而归,乡民都不能禁止他的行为,后来他到曹溪剃度,受具足戒于罗浮山。 后随侍于六祖左右,六祖将示灭时,石头问六祖曰:“和尚百年后,希迁当依附何 人?”六祖回希迁说:“寻思去”。六祖入灭后,希迁每于静处端坐,寂若忘生。首座 问希迁曰:“汝師已逝,空坐奚为?”希迁回答说:“我禀师遗诫,故寻思耳”,首座启 发他去吉州青原山净居寺参礼行思禅师。后来希迁就来到青原禅师座下参学,初到 座下,行思禅师即问曰:“子从何方来?”希迁回答说:“从曹溪来” 。行思禅师再 问:“将得什么来”? 希迁回答说:“未到曹溪亦不失”。行思禅师又问:“若恁么用去 曹溪作什么?” 希迁回答说:“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”,接着希迁又问行思禅师 曰:“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”?行思禅师回答说:“汝今识吾否”?希迁说:“识又怎能 识得”,行思禅师说: “众角虽多,一麟足矣”。行思禅师已知希迁根基,将承其法 脉。希迁得到行思禅师印可后,便礼拜行辞,前往南岳衡山南寺,寺之东面有石, 其状如台,于是结庵于其石上,为当时大众之所敬仰,号曰石头和尚。(引《石头禅 要》-《禅宗论文集》-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p67)

曹洞宗的成立

青原系由行思禅师传石头希迁,希迁传药山惟严,惟严传云岩昙晟,昙晟传洞 山良价,良价传曹山本寂。至良价与本寂,师徒二人共同创立了曹洞宗。

洞山良价禅师,唐筠州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俗姓俞。幼时从师父念心经 至“无眼耳鼻舌身意”处,忽然以手扪面问师曰:“某甲有眼耳鼻舌等,何以经言无”? 其师骇然异之,对洞山曰:“吾非汝师”即指示洞山往五洩山礼默禅师披剃。受戒 后,首谒南泉,次参沩山。一日问沩山曰:“顷闻南阳忠國师有无情说法语,某甲未 究其微”。沩山回问:“阇黎莫记得么?试举看”。师举毕,沩山曰:“我这里也有,只 是罕见其人”。师曰:“某甲未明,乞师指示”,沩山举拂子曰:“会么?”师曰: “不 会,请和尚为说”。沩山曰:“父母所生口,终不为子道”。便指示良价前往云岩昙晟 处,良价即直至云岩,举说前因缘,岩使其问“无情说法,什么人得闻”?岩回 说:“无情得闻”。良价再问云:“和尚闻否?”岩曰:“我若闻,汝即不闻我说法也”。 良价又问:“某甲为什么不闻?”岩举拂子曰:“还闻么”? 良师曰:“不闻”。 岩接着 说:“我说法汝尚不闻,岂况无情”?良师问:“无情说法该何教典”?岩曰:“岂不闻 弥陀经云:‘水鸟树林,皆悉念佛念法’” 良师言下有省,乃述偈曰:“也大奇!也大 奇!无情说法不思议,若将耳听终难会,眼处闻声始得知”。良师遂辞云岩,岩嘱咐 曰:“价阇黎承当个事,大须审细”。师因犹涉疑,一日过水,睹自影而大悟前旨。 便作偈曰: “初忌从他觅,迢迢与我疏。我今独自在,处处得逢渠。渠今正是我,我 今不是渠。若得恁么会,方得契如如。” 后往洞山。(引《禅宗五枝派别述略》- 《禅学论文集》-《现代佛教学述丛刊》3)

洞山良价禅师50余岁时便做了江西洞山(现江西宜丰县同安乡境内)方丈而不 再远游了。他募得山田300余亩,兴建广福寺后改名为普利禅寺,驻锡弘法。每天 以活泼的对答来教导弟子,刺激弟子们修行的决心。在纪念云岩禅师圆寂周年法会 上,有一个禅者问洞山说:师父替先师设斋,是否完全同意先师的见解呢?洞山回 答说:一半同意,一半不同意。对方又问:为什么不完全同意呢?洞山再回答说: 如果照你所说全部同意,那我便完全辜负了先师之意。洞山在领众参禅之余,根据 云岩所传《宝镜三昧》撰著《宝镜三昧歌》《玄中铭》,《五位君臣颂》等。

洞山当感觉到要入灭时,便自己洗脸沐浴,穿上长袍,敲钟向大众辞别,然后 端坐不再呼吸。大众看到这情形,都哭起来了。突然,洞山张开了眼睛说:“出家人 要能心不着于物,才是真正的修行,劳生息死是人之常情,悲恸又有什么益处 呢?”于是他吩咐主事人办“愚痴斋”,弟子们知道斋后便要离别老师,都不敢速办, 一直拖了七天,才把斋食准备好,洞山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用斋,餐后对大众说:“大 家要清静一点,不要吵我,做一个出家人,当别人临终时,千万不要喧动”. 他回到 方丈室,端坐长逝。他一直到临终,仍然保持着那种特立独行而又平实质朴的精 神。(《青原山志》p49)

洞山亲受云岩宝镜三昧,并依此建立五位君臣宗旨,授与曹山本寂咐嘱曰:“末 法时代,人多干慧,若要辩知真伪,有三种渗漏:一曰见渗漏,机不离位,堕在毒 海;二曰情渗漏,滞在向背,见处偏枯;三曰语渗漏,究妙失宗,机昧终始,浊智 流转。于此三种,子宜知之,下语要忌触讳,当机要贵回互,付授之际,宜慎详 审”。又示钢要三偈:一敲唱俱行,二金锁玄路,三不堕凡圣。又示总偈曰:“道无 心合人,人无心合道。欲识个中意,一老一不老”。曹山本寂后来将五位演绎正偏, 君臣,功勲,内绍,外绍。时有僧人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,曹山解释说:“正位即空 界,本来无物;偏位即色界,有万象形;正中偏背理就事;偏中正舍事入理;兼带 者冥应众缘,不堕诸有,非染非净,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,无著真宗,惟此一 位,最玄最妙,名曰诞生王子”。

当指示行人彻悟之后,须绵绵密密保住这个,于日用动静之中,应酬往来或烦 恼习气发作时,观照此人,落在何位,或偏或正,或背理入理,念念自觉,不随境 转。这就是五位君臣纲宗之妙处。洞山良公宿植德本,善根深厚,生逢盛世,遇南 泉,沩山,云岩等诸禅门宗匠耳提面命,于无情说法因缘起疑情,遇水睹影而大 悟。深觉彻悟之艰难,而悟后保住更为切要。忧学人悟后保住不得力,得少为足, 就古人几则陈烂葛藤,便出世为人天之师,以盲引盲,灭绝佛种,莫此为甚,故立 纲宗以维持慧命。若单提向上一着,焉能流布将来。所以长沙岑和尚说:“我若一向 提倡宗乘,法堂前草深一丈”。曹洞一宗到今天尚有门户者,全由这五位君臣纲宗的 力量。

曹洞宗的弘传

曹洞宗教法上承石头希迁的“即事而真”,意谓个体事物显现世界本体,理事互 回,进而扩充为“五位君臣”,从事理,体用,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,体用无碍的道 理。

曹洞宗自洞山良价禅师创立以来,经二世祖曹山本寂禅师的大力弘扬,云居道 膺禅师的继往开来,宗风大振。后六传至太阳警玄禅师,宗风渐微。至八祖投子义 青禅师及九祖芙蓉道楷禅师,宗风再振。至十四世宋朝天童如净禅师时,有日本道 元禅师来中国逰学,前往天童参学,得到曹洞宗法嗣,如净禅师将道楷和尚传持之 袈裟,以及定语曹洞经典《宝镜三日》《五位显决》付与道元禅师。将曹洞法脉传 到日本,衍成日本禅宗三系中之显学-曹洞宗。日本曹洞宗大峰山岳林寺住持铃木洁 州说:“直到今天,曹洞宗在日本还是日本最大的宗教社团”。新罗利亚也来华参礼 云居道膺禅师,回国后即创韩国曹洞宗须弥山派。开创中国禅宗向海外传播的新篇章。

曹洞宗主要是云居道膺一系流传,道膺门下有弟子28人,他们主要活动在赣, 浙,湘,皖等地。自唐至今,一直绵延不绝。这一系的传承主干为洞山良价传云居 道膺,膺传同安威丕,威传同安观志,志传梁山缘观,观传太阳警玄,玄传投子义 青,青传芙蓉道楷。。。。。我也有幸得到此系传自天童圆瑛大师,明旸长老所传 的这一派。且这次回国朝圣也到江西青原山净居寺参礼行思禅师圣跡, 净居寺住持 妙安大和尚送我几本书:《青原山志》,《净居禅寺》,《体光老和尚语录》,加 上今年的“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”的主体是“禅”,又我出家的祖庭亦是曹洞宗从福建明 溪聚龙寺传发过来的,所以萌生写这篇论文的念头,敬请教界大德不吝指教。